成巧玲今年64岁,家中有儿有女,并都己成家立业,在晋城市内都购房常住搞开第三产业。本应享受晚年之福的她切享不了城里的幸福,也不听儿女们的劝说,要回到南岭乡小东沟的山庄里去住,原来是放不下她的几亩果园。
南岭是梨果之乡,有栽种果树习惯,盛产黄梨,小东沟是主产地。70年代,由于该地方黄梨个大、味浓产量多在晋城也算小有名望。后来,由于黄梨不值钱卖不掉,梨果业停止不前。在10年前,村里又重振梨果业,家家户户都在种果树。成巧玲也在村边的山坡沟里承包了4亩多梯田地,准备栽果树。栽什么树种能赚钱?他动脑筋、到处打听。一次在市医院住院治病,去看望同病房病人的亲朋好友,拿着红提葡萄去看望病人,一问每斤价格40元,并叫她们品尝,她一吃确实不错,一个偶然机会,叫她找到了致富路,她联想到自己的小果园,要栽红提葡萄,栽别人没有的新东西。出院后回家和老伴开始筹划栽新品种果树。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在果园边盖了一间小平房,常年吃住在果园。这里虽不通电,但有水,生活条件还是能够满足。就这样她选择栽种红提葡萄300多株,红脸关公杏85株,新品种早酥梨、红香酥梨等30多株,桃树68株。有了果园不懂技术不行,她就叫儿子买科技书学习果树知识,经常虚心向老果农请教。她们起早贪黑浇水施肥,修剪整枝,一年喷4、5次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5、6年头上,红提葡萄结的果非常喜人,有“两大、三好”即果穗全红整齐,一大串有3斤重;果粒大,单粒有10多克,好看、好吃、好卖。在后来的几年中,由于一年四季忙碌劳累,老伴患上了脑梗,这一病卧床就是好几年。她一边照顾病人,一边管理果园,如今老伴虽己恢复能够走动,但留下了半身不遂偏瘫症,左手臂还是不听指挥,经营的果树也由小到大开花结果。她是一个女强人,在年青时就一直好学爱动,有上劲心,一辈子也不甘心落后。近几年来的一件事让她犯了愁,就是栽植的所有的果树都结果良好,唯独杏树十年来光开花,挂不住果。在管理果树的长期生活中,她还过着解放初期的日子;没电的生活、夏季蚊虫的叮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在果园里忙着干活,日落在煤油灯下看书学习,在小黑房里渡过了10年。工作再苦再累她不怕,树不挂果切是一块‘心病’。有的说缺少‘公树’没法授粉不结果;有说是地理位置不好有冻害,可不能年年冻啊!前年春天,她又向当地有名技术能手请教,技术员看后说,是这么大的树多年没施肥,主要是营养不良。她听了后马上买了最好的“美国二氨”每株施了好几斤,到秋后,树虽是长的更旺但还是没果子。今年是第11个年头,不能再等了!她不能让人笑她没能力,要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正月初十,经多方打听,找到市果农协会请求帮助。次日在协会的实地考察后,分析不结果的原因,并提出当年与长远的具体措施。原来栽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好,再加上施肥种类和时间不当,更加重树体旺长,整体郁蔽。此外,整形修剪、树体管理也存在问题。协会通过专业队修剪,采用控旺、保花保果、防冻措施后,果园有所好转。今年是多灾之年,3月底到4月中旬连续多次寒流、降雪、大风冻害,给多种果树带来很大损失。由于她早动手,措施得力,杏树开花后虽座往了果,但由于4月13日一场大雪再次遭受了冻害。六月底杏成熟了,果个大、黄里透红,味甜浓香,虽减产很多,但获得十年来第一次好收成,总产2000多斤。多年的‘心病’治好了。老两口更是满怀信心,虽葡萄全部冻死,要通过精心管理力争明年大丰收,今年她又承包下村里他人放弃的优种梨150余株。由于是新品种早酥梨,个大、汁多、味甜售价高,可产5000多斤。多年养蜂也积累了经验,蜂群也由30箱增加到50箱。近日协会专程到果园调查一次,看到果树叶片大而浓绿,果大而均衡,在她们的精心管理下,果实累累,各种果树一片丰收的景象。予计今年收入在3万余元。在协会的指导下,女强人精心的管理下,予计明年各类果树都会得到大丰收。
成巧玲经营管理的4亩果园,都是当地没有的新品种,加上养蜂收入她的梦想是实现十万元收入。图为优种早酥梨新品种:果个大,肉质细,汁多、味道甜酥爽口,早熟上市收入高,为当地农村致富树立了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