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李(Cerasus humilis (Bge) Sok)是蔷薇科樱桃属落叶小灌木果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古老野生树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野生状态。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全国果树资源调查研究中,才被果树科技工作者认识到它潜在价值,后来逐渐被引起重视。在这20多年间,欧李研究开发取得哪些进展和成果,对今后欧李的未来跑步进入市场、快步进入餐桌还有多远,这些工作还需科研工作者、广大果农、企业家,以及市场而在国内外有一定市场份额,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本课题组在开展欧李科研多年来,通过调查、实践、探索,在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自立课题,自主创新深入研究,取得巨大成效。这些理论对指导今后欧李生产和指引欧李产业开发,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现将我们独家提出的成果介绍如下。
1、《欧李栽培与开发利用》是我国第一部欧李专著,2004年由金盾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标志着欧李果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对全国范围内的欧李资源分布普查,并第一次提出《欧李的世界地理分布及种群分类研究》,并进行区域划分为大四区域,即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以华北区欧李资源最为丰富。论述了地形地貌与种群分布的关系。
3、通过调查,第一次根据欧李的植物学特征,把欧李生物群体的主要变异分为两大类群:最大区别是:以北叶片为长披针形、果型多扁圆(少量略桃形),果皮、果肉颜色单一,为红色;以南叶片为卵圆或长倒卵圆形、果形多为圆形、长圆形,果皮有红色、黄色、紫色,果肉颜色多变。
4、第一次根据果型、果实、皮色、果肉颜色、果肉硬度、成熟期、果实风味、叶形、树相等多方面特征对欧李进行分类研究:①以果型分为九大类。②以果皮颜色区分为红色、黄色、紫色、黄底红晕四大类。③以果肉色质区分为五个类型:红色、黄色、橙红色、橙黄色、绿色(绿肉型从来未报道过)。④以果肉硬度区分为:硬肉型、溶质型(硬肉型、溶质型从未报道过)、软肉型。⑤以果实风味区分为:酸、甜、苦、涩四个类型。⑥以果柄长短分为长柄3-5cm,中柄1cmm左左,短柄0.2cm。
5、第一次根据欧李树相区分为:直立型、开张型、半直立型、半开张型四大类;
6、第一次在山西发现并报道欧李××资源,对今后研究、选育鲜食耐贮运品种有了资源保障,具有划时代价值。
7、第一次发现原生态××欧李新资源,对今后深入研究开发利用欧李、实现乔化栽培有非常大价值。
8、第一次对欧李进行高位嫁接并对不同砧木类型应用进行了研究报道,初选出适宜砧木,国内未见报道;
9、第一次对欧李进行了设施栽培研究,并总结出成功技术。
10、第一次提出欧李有六种高效益栽植模式,为果农开发利用、获高效益提供依据。
11、欧李鲜食品种选育成功,以往报道欧李多是加工品种,欧鲜1号选育成功、并入选奥运推荐果品。
12、第一次根据欧李不同成熟期提出早熟(6月下旬)、中熟(7一8月)、晚熟(9月)三大类。
13、对欧李多种病虫危害作了报道。在欧李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除文献中已报道的病虫害外,还发现了桃仁蜂、白粉病和穿孔病;
14、根据欧李的生物学特点,第一次提出欧李的抗旱机理理论和欧李具有“四耐”的特性。
15、提一次提出欧李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指出欧李的出路在于形成产业和深加工增值。并提出欧李产业开发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16、2008年在我们的努力协调下,在郑州召开《全国首届欧李产学研论坛》会,进一步推动了欧李科研与产业开发。
17、干旱地区的荒山绿化、小流域、沙漠治理等方面是……,第一次提出欧李的…,决定了欧李的潜在开发价值;而通过实践,欧李是最佳树种,最适合山区及干旱地区栽培;在不良环境(极度寒冷、年均温C、生长期不足*天)栽种欧李,可以解决…。
18、提一次提出欧李的开发方向,世界范围内都在挖掘、开发野生资源,欧李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将会为我国北方山区农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找到新出路,对经济、社会、生态必将产生巨大影响。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做强做大,形成独有的特色产业,占领国内外市场,是今后欧李研究开发的方向。
19、创办了国内第一家《欧李网》(http://www.ouliwang.com),该网站是国内欧李研究的第一家专业性网站,“引领欧李科技前沿,指点欧李产业开发”,主要刊出近年来自主创新论文、成果,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受到了国内各方面的关注。
20、第一次提出开发模式与……:
(1)在××形成特色产业;
(2)在××形成外销型企业;
(3)在××形成,带动……做出重要的贡献。
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