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果实采摘与采后处理
一、采摘成熟度
判断果实成熟度的主要依据是果肉的口感和硬度,其次大部分品种也可根据果皮颜色来判断。任何果实在鲜食时必须达到最佳口感。大部分欧李的最佳食用成熟度在果肉微软时,部分硬肉型果实在果肉软化前食用最好。采摘后直接销售的果实须在达到或即将达到最佳食用成熟度时采摘,若需较长时间储存或运输的果实须在果实硬熟时采摘。大部分果实硬熟时表现为果实停止膨大且着色良好,果肉保持有一定的硬度。也有个别品种硬熟时并未完全着色,需分别对待。
二、采摘方法
欧李成熟后果柄不易从结果枝上脱落,反而成熟度较高时在果柄与果肉连接处易产生离层。为提高果实的耐贮性和保证果实的美观,采摘时需注意带上果柄。欧李的采摘可用疏花剪进行,采下的果实需轻拿轻放,严防碰压损伤。盛放应使用硬质容器,且不宜过大,一般以盛放2~3公斤较为合适,周边与底层需用软质材料衬垫。
为提高果实耐贮性,采摘时也可将结果枝一起剪下,但此举常会影响到第二年的树势。草地化管理的欧李园采摘可用此法。
三、采后处理
⒈分拣
同一品种的欧李果实在正常成熟时果个差别不会太大,所以欧李果实一般不需要分级,只需将劣质果、畸形果和损伤果分拣出来即可。分拣时将果实铺放在一个比较宽敞的平台上进行。操作时需轻拿轻放,轻微的碰伤肉眼常看不出来,但对贮存会有很大的影响。
⒉清洗
果实采收后,果面常有污垢,且有农药残留及各种病菌,为保证果品的清洁卫生和提高果品的耐贮性,有必要进行果面清洗消毒。
理想的洗果剂必须可溶于水,具有广谱性杀菌功能,且能长时间保持活性,对果实无药害,不影响可食风味,对食用者无毒性残留,成本低廉。欧李可用洗果剂配方:高锰酸钾 0.1%或600毫克/升漂白粉,常温下浸泡数分钟,再用清水洗去化学药品,晾干后贮藏。
⒊预冷
欧李在贮存或运输前须进行预冷。预冷通常采用冷风冷却和冷水冷却两种办法。冷水预冷是将果实浸入0.5~1℃的冷水中,经30~40分钟后取出晾干,然后进行贮藏。这种方法预冷速度快,果实失重少,效果较好。冷风预冷一般在冷库中进行,一般采用鼓风冷却系统进行降温,风速越高,降温效果越好。其它预冷措施还有冰冷和真空冷却等。预冷温度以0℃为宜,太低易造成冷害,其次冷风预冷时果实要放在多孔塑料箱、竹编筐或其它敞口容器中。
经过预冷的果实,其内部温度与贮藏温度能够达到一致,能够保证达到预期的贮存效果。
⒋贮藏
欧李果实达到硬熟程度后采摘下来,置于常温下1周品质便明显变劣,完全失去商品价值,所以欧李贮藏最好采用冷库结合气调进行冷藏。经过预冷处理的欧李果实,利用塑料薄膜小包装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气调贮藏可以收到良好的保鲜效果。一般每个包装袋盛放2~2.5公斤果实,氧气含量保持在3~5%,二氧化碳气保持在10~25%。贮藏温度0±0.5℃,相对湿度90~95%。,在以上条件下贮藏期可达1个月以上,且品质和初采时相近。
为提高果实耐贮性,可在采后进行浸钙处理。常用钙盐为氯化钙,浓度2~3%,浸泡时间1分钟。浸钙处理较为麻烦,比较简便易行的办法为采前喷钙。用0.5%的氯化钙水溶液每隔一周喷施一次,共两次,可明显降低贮运时果实的腐烂、掉梗率、褐变指数。同时需注意采前7~10天内不要浇水,避免大雨之后一周内采果,且采前不得喷施催熟药剂。
⒌运输
欧李运输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欧李果实在长途运输前必需经过预冷处理。当然,如果是从冷库中运出则不必再次预冷。
②需快装快运。运输过程的一些中间环节,如装卸等过程时间越长,果实温度越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果实温度一旦升高,其新陈代谢加快,会明显影响果实的品质。
③欧李果实不耐碰压,碰压损伤的果实与正常果实相比,耐贮时间明显缩短,所以运输过程中宜轻装轻卸。
④选用合理的运输工具。由于欧李耐贮性差,所以运输过程中必须保持较低的温度。短途运输可采用保温装置,长途运输最好采用能够降温的冷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