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女神西梅—釆摘园致富新选择
28年的实践证明嫁接(乔化)栽
调研欧李基地探索功能性农业发现
为找致富项目的人引路,为想学技
四川辣妹到晋城欧李园区
山西晋城考察钙果基地
对开发欧李产业诉敬言
撑起农民“钱袋子”,财政部出实
欧李人团队自主创新重大成果(创
献给那些不知如何开发欧李的读者
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探讨欧李综合
欧李产业化开发历程与问题探讨
笫三栏目 欧李品种及乔化砧木
欧李在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区的引种
开发利用欧李做保健产业 将为人
欧李的应用价值及引种区域分布
施肥对新疆引进欧李生长及营养品
欧李钙 ! 铁 ! 锌 ! 硒
 
欧李栽培与开发利用(16)

第三节    扦插

    一、扦插苗的特点

    ⒈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水肥要求低,特别适用于旱地果园。

    ⒉用扦插苗建园,结果盛期长,且容易更新复壮。

    ⒊根蘖多,且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枝丛不易控制。

    ⒋枝丛低矮,常导致通风不良,且下部光照弱而影响到果实的质量。同时因株丛较为杂乱,田间操作也易造成树体损伤。

    二、影响扦插生根的因素

    ⒈内部因素

     ①枝条的成熟度  

     成熟度低的枝条皮层幼嫩,分生组织活性高,生根容易,但同时因枝条幼嫩,所含营养成分少,对病菌的抵抗力差,常常影响扦插的成活。成熟度高的枝条常因组织老化而生根困难,但其生长充实,一旦成活往往生长茁壮。所以,嫩枝扦插以半木质化的枝条为最好。

    ②枝条内的营养物质   

    在营养物质中,尤其以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对促进生根关系密切。插条中淀粉和可溶性糖类含量高时发根好,许多树种的插条在糖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可以提高发根率。在氮素营养中有机氮较无机氮更能促进生根。事实证明,保留适量的叶片能有效地促进成活,原因是叶片能够制造有机营养。同时叶面喷施营养物质如氨基酸和磷酸二氢钾等能有效地促进生根。

    ③生长调节剂  

    有些生长调节剂能促进形成层细胞的分裂,加速愈伤组织的形成,同时还可加强淀粉和脂肪的水解,提高过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生根能力。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根的分化皆有作用。高浓度的赤霉素对生根有抑制作用,较低的浓度则促进生根。经试验发现用各种化学物质干扰赤霉素的活动能促进生根。现在,生长调节剂特别是生长素在扦插生根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长素的发现是扦插研究的一大进步。

    ⒉外部因素

    ①湿度  

    水是维持生命的第一要素,扦插过程中维持一定的湿度是必要的。嫩枝扦插时由于叶片蒸腾水分损失很大,虽然剪除部分叶片可以防止过度的蒸发,但因为叶片的存在对生根是有利的,所以为了防止插穗生根前失水死亡,要求空气湿度尽可能地大。但插壤湿度过高是有害的,因为扦插过程中插壤必须维持稍高的温度和含有足够的氧气才有利于插穗生根,而土壤湿度过高对两者都有不良影响。

    ②温度  

    大多数植物适宜生根的插壤温度在18~32℃之间。扦插中要求气温稍低于地温较为适宜,有时则要求气温尽可能的低,以防止插穗在生根之前因芽子萌动耗尽养分而死亡。如葡萄在硬枝扦插的催根期间地温与气温就相差很大。对于许多果树来说,插床基质温度能均衡地维持在日均温19~30℃范围内,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90%以上,苗床湿度维持在30~40%,扦插都能成功。

     ③氧  

    当插穗伤口愈伤组织及新根发生时呼吸作用增强,需求一定的有氧环境。理想的扦插生根条件是,技能保持经常的湿润,又可做到通气良好。一般插穗愈伤组织在形成根原体时需要较少的氧,而根的生长要求较高的氧。通常以15%以上的氧并保持适当水分的插壤对生根有利。

    ④光照   

    扦插中使带叶的插穗获得充分的光照是有利的,因为叶子的光合作用能够转化营养物质,为插穗生根提供能量。但强光照会促进蒸发量的增加,容易造成插穗失水死亡,而且强烈的光线会影响到某些有用物质如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同时大多数植物的光饱和点要低于自然的强光,所以遮断一部分光线有利于根的生成。

    ⑤扦插基质(插壤) 

    用于扦插的介质我们称作扦插基质或插壤。扦插基质必须能供给插穗生根所必须的水分和氧,而且必须无病虫害感染,无其它有害物质。难生根的插穗对插壤的要求较高,除没有病虫害感染和有害物质外且必须有一定的保水性和良好的通透性。土壤、河沙、泥炭和人工无机物质如蛭石和珍珠岩都是被广泛利用的材料。

    虽然有些基质具有良好的持水性和通透性,但在生产中河沙仍然是使用最多的基质。河沙易得,通透性良好,虽然持水性很差,但在弥雾条件下,持水性差却可防止插壤含水过多,有利于根的生成。干净的河沙几乎不需要消毒就可使用。来源不明的基质要经过检验确定无菌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的基质容易带菌,重复使用前需消毒处理。在河沙易得的地区,河沙使用一次后最好弃去更换。

    三、用于扦插的几种工艺设施 

    ⒈全光照双长臂自动喷雾装置改良型

    全光照双长臂自动喷雾装置由中国林业技术公司生产。基本结构为插床、双长臂弥雾喷杆、供水系统、控制系统等。供水系统由水池、水泵、供水管道等组成。控制系统主要为水分蒸发仪,可自动控制喷水次数。其基本原理源自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弥雾下带叶扦插技术。在弥雾条件下插穗叶面上会维持一层水膜,它不仅使叶周围有很高的相对湿度,而且降低了空气和叶的温度。所有这些都可使蒸腾降低,插穗不至于因失水而死亡。同时叶片可以得到太阳的强光,增加光合作用。当叶片合成的营养超过了呼吸的消耗,这些营养物无疑会促进根的发生和生长。

    虽然有许多报道说,全日照自动弥雾条件下大多数植物都能很好地生根,但在欧李扦插中经过多年的试验发现,在通过塑料膜覆盖和使用遮阳网遮去一部分阳光以后,扦插成活率远远高于全光照型。事实证明这种改良型更适合于生产应用。

    本装置结合使用生根剂扦插生根率很高,且操作简单省工,自动化程度高,只是单位面积投资相对较高。

    ⒉非试管速繁小拱棚

    本装置主要由一组小拱棚和遮荫系统组成,也常常配置在日光温室中使用。小拱棚一般宽2.5米左右,高不过1米,中间挖一深50厘米,宽30厘米的沟,主要作为操作过道使用,同时有防止插床积水的作用。拱棚用塑料膜覆盖。在拱棚上方1 米以上设置遮荫系统,如能设置成活动型更好。由人工喷雾或在拱棚内设置喷头自动喷雾。

    本装置环境控制原理源自于组培操作,即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给予插穗适宜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充足的营养。选用木质化程度较低的枝条,结合使用生长素诱导生根。插穗长度一般只有3厘米左右。由于繁殖系数高,可以达到速繁的目的。

    本设施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也较容易,可大量推广使用。

    ⒊简易日光温室

    本装置只需具备日光温室的基本结构即可。由无滴膜或工程彩布(因其具有较好的隔热性和一定的遮荫作用,效果优于塑料膜)覆盖,外面加盖一层遮阳网。遮阳网如能在温室上方架空覆盖效果更好,否则需配备草帘以备在中午高温时放下来隔热降温。温室内配备一台高压喷枪(市售洗车用喷枪即可),由人工操作弥雾。温室内或温室附近需有清洁的水源,以保证喷雾需要。生产期间需保证正常的供电,一旦断电人力难以弥补,很容易导致生产失败。温室中央东西向设置过道,插床设置在过道两旁,稍高于地面为好。

    该装置基本原理仍源自于弥雾下带叶扦插技术。特点是设施简单,易操作,但因空间大,病害一旦出现较难控制,所以消毒工作要求更加严格彻底。

    四、几种常用生根剂及其使用特点

    ⒈吲哚乙酸(IAA)

    IAA是最早发现的生长素,也是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生长强烈、代谢旺盛的部位。因其发现最早且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人们习惯于把IAA代表生长素。IAA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增强组织的活性,加快生根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合成,并使其迅速地集中到插穗的基部。其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即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逆向运输,不与任何物质结合,具有很高的活性。通常低浓度促进生长,中等浓度抑制生长,高浓度产生伤害,甚至致死。

    ⒉吲哚丁酸(IBA)

    属人工合成的类生长素。使用效果优于IAA,化学性能较IAA稳定,在强光下分解速度慢,但仍宜避光保存。纯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体,不易溶于水和氯仿,但溶于醇、醚和酮等有机溶剂。使用时先用酒精溶解,再加水稀释到需要的浓度。使用剂型为92%粉剂。主要用于促进插条生根。IBA不易传导,仅停留在处理部位,不会伤害芽等器官,使用较为安全。一般使用浓度为浸泡50×10-6~500×10-6 ,速蘸1000×10-6~2000×10-6

    IBA对插条生根反应强烈,用IBA处理的插穗生根率可达95%以上,但生成的根细且长,如果与萘乙酸、维生素B1、VC等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IBA价格昂贵, 复配时可降低用量,仍然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⒊萘乙酸(NAA)

    NAA与IBA同属人工合成的类生长素,功能与IAA相似,能促使根的生成短而紧凑。在生产中使用较多,但一般很少单独使用,常与IBA配合使用。

    纯品为无色针状结晶,无臭无味。不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醋酸、丙酮、氯仿和苯等有机溶剂。性质稳定,但见光易变色,因此粉剂应封贮于干燥避光处。其钠盐易溶于水。剂型有99%粉剂、80%粉剂、2%钠盐水剂,2%钾盐水剂。常用浓度为5×10-6~25×10-6

    ⒋ABT生根粉

    由中国林业科学院研制。白色粉剂,主要成分为IBA。分多种剂型,其中6号在欧李扦插中使用效果较好,且易溶于水,不需要助溶剂。缺点是价格昂贵,其价格与IBA相近,大规模生产时成本明显提高。

    ⒌国光生根粉

    由四川国光农化公司生产,属复配剂型,主要成分为NAA和IBA。嫩枝扦插2000倍慢浸6~24小时,200~400倍速蘸5~10秒,正常情况下生根率能达到80%以上。价格便宜,适合大规模生产使用。

    五、欧李嫩枝扦插操作程序

    由于硬枝扦插技术尚不成熟,这里只介绍嫩枝扦插技术。

    ⒈设施准备

    扦插前首先要考虑到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是否需要建造或维修,如简易日光温室和小拱棚等,然后对设施环境进行消毒。消毒可用0.5%高锰酸钾或3~5BO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

    铺设插床的地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如果地面渗水性较差,则需要用碎石子等排水良好且无菌的材料铺设一层渗水层,厚度20厘米即可,然后在渗水层上铺设插床。插壤一般使用干净的河沙,要求无菌、无污染、不含盐碱。干净的河沙不需要消毒,苗床的厚度10~15厘米即可,长宽主要依据空间大小和弥雾设施来决定,要求喷雾时沙床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喷到。

    沙床铺好后对设施进行覆盖,覆盖材料包括塑料膜和遮阳网等。覆盖好后对棚室内进行一次比较彻底的消毒。沙床较干时要适当喷水,使沙子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最后检查弥雾设施是否齐备。在扦插以前整个系统要做试运行,保证开始扦插后能够正常使用。

    ⒉插穗的采集和处理

插穗的采集时间从5月下旬一直到8月上中旬都可进行,但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最好。此时扦插成活的苗子在露地环境中尚有较长的生长时间,过冬比较容易。6月中旬以后天气逐渐炎热,棚室内温度常常难以控制,不利于扦插生根。进入8月,虽然天气转凉,但此时扦插到出苗时已至9月,小苗需经特殊护理方可正常越冬。

    枝条的采集与处理宜在天气晴好的早晨或傍晚进行。由于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所以晴好的天气空气中含菌量低,能降低插穗受污染的机会。早晨或傍晚枝条失水较慢,能保证其较好的活性。所选枝条应健壮、无病、虫、虫卵等。枝条运输时切忌严重挤压,因受伤的叶片和组织更容易感染病菌。

    插穗切削一般使用新的单面刀片。切削前将枝条用800倍多菌灵浸泡几秒进行消毒。在速繁小拱棚中扦插,插穗长度为3厘米即可,其它设施中扦插要求6~8厘米左右,下切口在芽下1毫米于芽背后削成45°马蹄形斜面,基部叶子去掉,如图8。削好的插穗用2000mg/ L的IBA溶液速蘸10秒左右,然后即可扦插。

    图8:嫩枝扦插插穗形状

    ⒊扦插操作

    插壤越松软越有利于生根,不够松软时宜耙松再插。将插壤做成3~5厘米宽的小垄,插穗扦插在小垄上会更有利于生根。扦插密度一般为5厘米×8厘米,当然在叶子不重叠的情况下可灵活变动。扦插时切记操作人员不可直接踩在沙床上,沙床较大时可踩在架空的木板上进行。一般扦插深度为1~3厘米,不可太深,越深温度越低且易缺氧,不利于生根。短时间插不完时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已插好的插穗进行经常性的喷雾,防止插穗缺水萎蔫。

    全部扦插完毕,用800倍多菌灵配以4000倍农用链霉素对插床喷雾,用0.5%高锰酸钾对过道、门口和操作场所进行严格的消毒。必要时在门口铺设小面积的生石灰,以防止进出人员将病菌携带入内。扦插结束当晚在停止喷雾后施放百菌清烟雾剂对空间进行立体消毒。

    ⒋扦插后的管理

    扦插后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喷雾。有水分蒸发仪控制的自动弥雾系统会省去许多的麻烦,而人工操作的情况下要通过湿度计的读数和叶面水膜的状况来确定喷雾的次数。

    通常刚开始几天室内湿度较低,所以喷雾次数宜多,从日出前一小时到日落后一小时平均约半小时喷雾一次,2~3天后喷雾次数可酌量减少。早晨和傍晚温度低,每次喷雾的时间间隔可大一点。中午温度高,蒸腾量大,间隔时间需小一点。基本规律为早上到中午12点左右呈梯度缩短喷雾间隔时间,从中午两点开始呈梯度增大间隔时间。原则是晴天多喷、阴天少喷、雨天不喷,有风多喷、有遮阴措施少喷,始终保持叶面不失水,不萎蔫。在保证正常湿度的情况下要尽量减少喷雾次数,以免插壤湿度过高、叶面积水等导致烂根和叶面褐斑病的发生。

    管理期间要求气温最高不超过30℃,通过放风来调节。需要注意的是地表温湿度与上层空间的温湿度会有一定的差异,以接近插穗上方的空气温湿度为准。

    为防止病害的发生,管理期间需定期打药,基本保持在5~7天一次,常用多菌灵与大生M-45交替使用。插穗生根前,全部靠自身营养和补充水分维持生命。而插穗自身营养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应给予营养补充,一般7~10天,叶面喷肥一次,主要有尿素、氨基酸、磷酸二氢钾、芸薹素等。5~7天施放一次百菌清烟雾剂。除管理人员外尽量避免其他人员入内,以防病菌的传播。过道与门口等地要经常用石灰水或高锰酸钾消毒。

    正常情况下,插穗7天开始产生愈伤组织,12天开始生根,13~15天为生根盛期,20天左右基本定型。此时需逐步减少喷雾次数,到25天基本停止喷雾,准备开棚炼苗。

    ⒌炼苗与移栽

    炼苗开始后停止喷雾。炼苗第一天从棚室上部打开风口,晚上风口扩大,底部风口也可少量开启,第二天傍晚扩大底部风口。经过三天炼苗,成活的小苗基本能适应外界的环境,此时即可移栽。成活的小苗不宜在沙床上停留过久,最迟不超过扦插后第30天,否则成活困难。

    移栽一般在正常天气的下午、日头偏西时进行。雨天不宜移栽。

    移栽用地需预先施入底肥,然后深翻、耙平,做成宽1.2米,长3~4米的畦,以方便浇水。移栽密度一般为10×30(厘米),一畦栽植四行。栽好后用脚轻踩小苗周围的土壤,保证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防止吊根。最后充分灌水,且最好能随栽随浇。

    充足的水分是小苗移栽后成活的关键。刚扦插成活的小苗根系不发达,不能适应干旱的环境,所以移栽当年应一直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而浇水后地表采取覆盖措施效果要好于频繁的浇水。地表覆盖不仅有利于保湿,且能提高地温和防止土壤板结,促使小苗早生新根。移栽后遮荫一周能够进一步提高小苗成活率。

    入冬前需浇一次越冬水,同时结合浇水追施一次氮磷复合肥,每亩10公斤左右。冬季干寒的地区需用小拱棚或秸杆等进行覆盖,以保护小苗顺利过冬。

    第二年的管理与其它苗木的管理基本相似,充足的水肥可保证苗木茁壮成长。雨季需防白粉病。秋季落叶后扦插苗就可出圃。



主办人:王有信   编辑:王宏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农委 邮编:048000 电话:王先生 18935290209 13935604842 0356-20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