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欧李的开发
一、欧李开发的意义
1. 为干旱地区开辟一条致富之路,并带动多种产业的发展。
在中西部地区,干旱常常是阻碍农民致富的首要问题。面对干旱,要想通过发展林果业增收,其一可以通过抗旱节水技术解决缺水问题,其二可以选择抗旱性树种。长期以来,果树科技工作者在寻找干旱条件下可产生高效益的果树,然而都不太理想。绝大多数干果、水果在干旱时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或仅能生存却不能正常开花结果。而欧李有特殊抗旱本领,非常适宜干旱少雨地区栽培,同时作为很有潜力的新型果树,在某些干旱区发展经济林时可以优先考虑。
欧李种植还可带动多种产业的发展。首先,果业营销可为果品销售系统带来更大的效益;其次,随着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各种适合大众口味的产品逐渐普及,象葡萄酒产业一样,欧李的加工也会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创造出很大的社会价值。
2. 生物型补钙的重要突破
钙是一种重要的生命元素,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为:促进骨骼发育,维持最佳的骨骼健康;保证肌肉正常收缩和舒张;保证神经功能的正常;维持正常血压;与机体免疫能力有关。医学证明,大部分人需要补钙,而儿童、老人和孕产妇是最需要补钙的人群。人体缺钙,儿童宜发佝偻病,成人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经常出现腰、腿、背酸痛。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发现,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少年儿童还是成年人或老年人,从膳食中获得的钙普遍不足。在城市中51%的男性和60%的妇女钙的摄入量没有达到年需要量的一半,达到标准的还不到10%;城市少年中有72~79%儿童钙的摄入量不到标准的一半,农村青少年钙的摄入量更低。
现在补钙的重要性已被人们广泛认识,但目前补钙的主要途径是化学补钙,这种方式不仅吸收力低,而且以服药的方式进行而成为生活中的负担。另一种补钙方式为生物性补钙。目前大家公认的补钙食品是牛奶,但100克牛奶中可直接利用的钙仅为30毫克,而每100克欧李鲜果中可直接利用的钙为48~70毫克。可见欧李用于补钙的深加工产品具有广阔的前景。
3. 在某些地区发展欧李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矛盾。
为了避免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国家号召宜林区进行退耕还林。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退耕还林工作成了当地政府颇为头疼的事情。虽然国家对退耕还林进行了补贴,但对于急于致富的农民来说,补贴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常常成为非常矛盾的事情,人们更希望退耕还林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其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就有一部分经济林规划在内,只是传统的经济林木大多数水土保持能力和抗逆性较差,难以兼顾两头,特别是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发展经济林的空间更小。而欧李的特性正好弥补了两方面的缺陷,所以在中西部干旱区的退耕还林过程中欧李具有很大的可选择性。如果有更多如欧李一样的树种被开发利用,退耕还林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矛盾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二、欧李开发的现状与展望
1.欧李开发的进展状况
目前,欧李开发的工作还处在初步阶段,主要状况为:
①品种比较单一,可选择范围很小。虽然欧李工作者在选种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毕竟开发时间较短,无法与传统果树相比。也有许多优良品种因种苗数量较少目前难以大面积推广。
②栽培面积尚少,还没有真正的商品基地出现。栽培经验也需进一步积累,还未形成成熟的生产工艺。
③比较成熟的种苗繁育技术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有些单位和个人即使拥有优良品种也难以快速繁育起来,这一点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优良品种的推广。
④作宣传的单位多,真正参与开发的少。有些单位只不过是在广大果业工作者渴望了解欧李的情况下想浑水摸鱼而已。
随着欧李研发工作的深入,前三个问题会在大约五年之内逐步得到解决,第四个问题与目前苗木市场的不规范有关。除国家相关部门需对苗木市场进一步规范外,引种单位也要慎重,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 欧李开发的前景
我国有着众多的山区和丘陵区目前仍然承担着较重的粮食生产任务,这对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有着严重的破坏作用,而粮食种植效益往往较低。在这样的区域推广欧李种植具有很大的潜力,一则这些地区适合欧李生长,二则可使生态环境免受更大的破坏,更为重要的是为种植者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中国有着十三亿人口,欧李果实许多优良特性,特别是较高的钙铁含量及其独特的风味,使其鲜果及深加工产品都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的果品加工业还远未达到饱和状态,仍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以上因素看来,欧李开发前景乐观。
三、欧李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⒈避免盲目引种
因气候和土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地区不一定适合种植欧李,所以在引种前应首先做理论论证,其次在大面积引种前做小面积试验。引种试验至少进行三年,方可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
⒉避免盲目跟进
发展一种产业,首先应从多个角度论证其可行性,包括市场、成本、发展空间等诸多因素。应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避免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的现象发生。在许多农业项目开发上已有太多的教训,不仅项目开发失败,而且造成的不良影响仍延续至今。
⒊应进行产业化开发
现代农业生产正逐步向产业化方向靠拢,零散的生产者因规模太小,缺乏市场竞争能力而将逐渐被淘汰出局。产业化的优势在于生产、技术、市场分工合作,全面到位,各种资源能够达到最优化的配置,具有高效率和高品质的特点,由于能够主动寻找市场和控制市场的主动权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欧李保存期短,加工性强,更适合于产业化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