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有关欧李的记载与研究
一、历代关于欧李的记载及其名称演变
由于欧李别名较多,各种文本记述的名称并不相同,导致欧李的考证工作很难进行。但好在有一条线索可以追寻,那就是欧李是常用中药郁李仁的主要原植物。依据这条线索,我们可以依稀查寻到历史上关于欧李的点滴记载。
古老的中医药学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中草药著作,其中所记述的植物种类之多,其它类书籍难以与之相比。所以这些著作除了作为古代的医药学典籍外,同时也是古代的植物学汇总。
在古代中草药著作中并没有欧李一词。作为郁李仁的原植物,只记述了郁李一种植物。但从所记述的内容考证,书中所指郁李几乎包括了所有种仁可用作郁李仁的植物,其中有郁李、欧李、长梗郁李,甚至于毛樱桃等。而根据现代中草药的实际情况,即郁李仁大部分来自于欧李来看,古代的郁李主要是指欧李,只不过由于古代对植物的分类不够详细而包括了一些欧李的近缘植物。
郁李一词最早出现于《神农本草经》,其中把郁李仁写作“郁李人”,并将其列为中药下品,因其是常用中药,以后的医药学典多有记载,并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的最为详细。其中考证了郁李一词的来历,“郁,……馥郁也。花实俱香,故以名之 。”所记述的郁李别名有车下李、爵李等,并认为《诗经·小雅》所云“常棣之华,鄂不韦华 韦华 ”,其中常棣即为郁李。
到了清代,欧李一词才在一些文献中出现。1703年成书的《随銮纪恩》最早记载了“欧李”这一名称。1708年。《广群芳谱》也有欧李的记载,但正名为乌剌奈,欧李只是以别名被记载。也许是作者不懂中草药,书中都未曾提到郁李一词,而1769年成书的《本草求真》也并未提到欧李一词。于是,古代关于欧李的记载在清代出现了明显的断层。
毕竟书本上记载的植物名称基本上来自于地方名称,所以地方名称对于其在历史上的记载考证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历史的变迁,随着朝代的更迭,政治文化中心在地域上相应地转移,这也许是欧李的名称记述出现断层的主要原因。《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而作为汉代政治文化中心之一的洛阳距太行山南端的晋城仅100公里,恰恰欧李在晋城的地方名为郁李。东北对于清代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所以在《广群芳谱》中就有了把乌剌奈作为正名记载的可能。在这里,可以说欧李是被重新发现了一回。
1937年,植物分类学家陈嵘先生所著《中国树木分类学》将欧李以正名记述。这样,曾经在古代被称作郁李的欧李被分离了出来,而在郁李仁原植物中占次要地位的郁李保留了原有的名称。由于本书在我国现代植物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后所出版的相关书籍皆沿用了这一名称,至今仅60多年。
至今东北地区仍把欧李称作乌剌奈,书本上有时写作乌拉奈,其种仁则称作小李仁。河南伏牛山和山西中条山一带及相隔千里的晋北代县,其地方名称都为欧李。在晋东南许多地方欧李的地方名称即为郁李。欧李的其它地方名称还有若李、赤李子、粘李子、牛(ou)铃核等,但以欧李使用最多。
欧李的拉丁文学名Prunus humilis Bge是俄罗斯学者 Bunge Alexange 1835年在我国东北考察时发现并命名的,意即矮小的李子。可见刚开始把欧李归在了李属(Prunus.L),但现代植物学分类将其划分到了樱桃属(Cerasus Mill),于是出现了另一个学名Cerasus humilis (Bge.) Soke.。而Prunus humilis Bge.现在仍然被人们沿用,英语里解释为Chinese dwarf cherry,意即中国矮生樱桃。2000年,山西农大开源种苗公司成立,主要开发繁育欧李良种种苗。为了方便于商业性开发,根据果实含钙量较高的特点,公司为其取了一个商品名叫做“钙果”。现在,这个名字已被人们广泛接受。
二、欧李的研究现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许多果树工作者意识到了欧李潜在的价值,并开始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进入九十年代,一些研究论文相继发表,主要成果有:内蒙古农牧学院钱国珍、苏福才除选种工作外在人工栽培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山西农大杜俊杰在选种工作外,在种苗繁育方面作了多年的探索,特别是在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工厂化种苗繁育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北京黄万荣(1992)对不同果形类型进行了观察,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张立彬(1996—2003)对欧李的选优、加工利用进行了研究。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欧李仍然知之甚少,许多外国果树学者只知道humilis,但却从未见过humilis长什么样,也未见国外研究和开发的报道。
在欧李进行商业化开发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欧李并加入到研究工作中来,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山西晋城市果树研究所同太行山农业园联合组成“欧李种质资源调查与综合开发利用”课题组。除对太行山南段、太岳山和中条山等地欧李资源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外,在选种驯化、种苗常规繁育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突破,并在大田栽培和反季节栽培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虽然欧李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分布,但只对部分地区的资源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尚不明了。目前欧李品种的选育工作还主要是从野生资源中进行选种,下一步应进行比较详细和系统的资源普查,以便加快人工驯化和品种选育的步伐。
目前欧李在栽培方面已积累了许多经验,具备了大面积生产的技术基础。欧李的种苗繁育问题已基本解决。今后的工作应在生物学特性、栽培和深加工综合开发利用方面作更深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