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果树界资深专家冯殿齐陪同来我地调研考察山东果树界资深专家、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研究员冯殿齐陪同山东云农庄园邢总一行五人,在2月20日来我园调研。在考察园区苗木和示范园嫁接园后表示,乔化栽培是欧李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欧李栽培进入多元化高产优质时代,是今后欧李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我们经过认真调研论证确主欧李开发项目,选择乔化栽培。随后双方签约,制订长远发展规划。乔化栽培是他们选择的方向,搞好示范带动推动欧李产业开发是他们的目标,最终实现生态环保综合利用的目的。
回去后就整地建园,在3月5日将万株乔化树拉回栽种。

当我问到泰安当地有钙果公司卖苗,该公司称是国内最大、品种全、嫁接、扦插苗量多为啥不在当地买
而舍近求远时,冯院长讲,我们看重的是你有多年研究欧李的实践经验和可信任的品种。选好品种跟对人不会错。
有前沿科技支撑,有企业的宏观理念,欧李产业会做强做大。我们要双方会长期合作并进。
-欧李产业开发步步深入,欧李发展必须实“三化”,
即品种区域化良种化(适地用适宜品种),乔化、丛壮栽培型式多元化(嫁接苗与扦插苗)
,栽培模式地上地下管理规范化。只有实现三化才能种植成功。
记泰安市泰山林科院院长冯殿齐 冯殿齐,1956年出生,山东肥城人,现为泰安市第十届政协委员、第四届科协常委、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党总支书记、研究员。从事林业科技研究二十余年,取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6项,...
在普通人看来,冯殿齐头上的光环异常耀目:连续三届被评为泰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
“成绩只代表过去,我更看重的是未来。现在是林业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各级领导对林业越来越重视,群众对林业生态效益的认知度也愈来愈高,我们这些林业工作者的信心更足了。”冯殿齐的谈话开门见山,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憧憬。
熟悉冯殿齐的人,都称他为“工作狂人”。正是这股“狂劲”,让冯殿齐在林业科技的殿堂里摘取了顶顶桂冠。他主持制定的“杏树保护地早熟丰产栽培技术”国家标准,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近期将由国家标准局发布实施。他主持完成的“泰安市林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我市实施后取得了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主持完成的“生食仁用杏良种筛选及综合丰产栽培技术”项目,选出的5个鲜食、加工、仁用杏优良品种,丰产性、适应性强,品质优,现已在全国13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增加效益2亿元以上。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对此,冯殿齐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使命感。肩负着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冯殿齐在前不久召开的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加快林业发展步伐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的大会发言,从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稳定林业科研和基层推广队伍、加快林业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培养步伐、加强对林农的技能培训几个方面提出了切实而又中肯的建议,引起了有关领导和与会人员的强烈关注。
在冯殿齐看来,面向广大农村,面向市场,做好科技推广和服务工作,这是林业科技工作者的神圣职责;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尽快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民增收,为社会创效,是泰山林科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冯殿齐带领他的科技精英,走出“院”门,开展了跨区域、跨省界的林果技术指导。几年来,他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十万余个杏栽培大棚,七个省、市的有关部门聘他为杏大棚栽培技术顾问,仅此一项,就直接为杏农创造经济效益4亿元。而他编撰的《杏大棚早熟丰产栽培技术》,也成了广大果农爱不释手、发家致富的工具书。
冯殿齐不愧为时代的弄潮儿,他取得的业绩是常人不可攀越的。一位资深的林业科学家曾这样评价他:冯殿齐的科研成果已成系列化、实用化、普及化,为推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绿化野岭荒山、建造经济林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社会创造了难以计算的财富。
面对诸多的荣誉和掌声,冯殿齐却出奇的冷静。他认为,追求是无尽头的,奋斗也是无止境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更新,一些新的课题也在等他去研究,一些更为复杂的科学之谜正等待着他去探索、去破解。他决心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创造出更大的奇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也同样期待着,冯殿齐的未来会更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