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导读欧李为我国特有植物,国外没有这一物种,但是该植物长期处于野生状态,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北京中医药大学欧李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资源评价、选种育种研究,完成了“野生变家种”工作,通过了国家级的品种审定。目前正处在种植推广、保健和药用功效深度挖掘、产品研发及推广阶段,欧李果实特点之一,就是果香浓郁、沁人心脾,其香气丰富程度超过苹果、樱桃和李子等水果,且不同品种或种质间存在明显差异。 但是,香气具体化学成分如何?不同品种或种质间香气成分差异有多大?以及欧李特有香气成分怎样?本课题组以30份欧李种质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测定了欧李果肉香气物质种类与含量,结果表明:共检测出85种香气成分,主要有酯类、萜类、醇类、醛酮类、烯烃类和内酯类化合物,其中酯类和萜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乙酸己酯、4-戊烯-1-乙酸酯、梨醇酯、(Z)-2-戊烯己酸酯、乙酸香叶酯、乙酸丁酯、(Z)-3,7-二甲基-1,3,6-十八烷三烯、橙花醇、2-戊烯丁酸酯、辛酸乙酯、己酸丁酯和芳樟醇为主要香气物质,这些化合物在不同种质具有多样性。所检测的30份种质中,红色欧李果实香气含量最为丰富,黄色果实次之,紫色果实香气含量最少。主成分析表明,30份种质分为4个特征类群:(1)2份种质的酯类含量较高,其中α-法尼烯、(E)-乙酸-2-己烯-1-醇酯、梨醇酯化合物含量较高;(2)24份种质含酯类、内酯和萜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中反-2-己烯酸丁酯、癸酸乙酯化合物含量较高;(3)2份种质主要含酯类和内酯类化合物,乙酸己酯含量较高;(4)2份种质主要含酯类和萜类化合物,乙酸异戊酯、4-戊烯-1-乙酸酯、6-戊基-2H-吡喃-2-酮含量较高。上述工作主要由硕士研究生叶丽琴同学完成,论文近期发表在食品领域国际顶级刊物《Food Chemistry》上(全文详见京欧钙果网),该刊物影响因子4.052。该论文在国际重大学术刊物上发表,为中国特有植物欧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实现其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