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芽”又叫“目伤”,是为使芽眼按要求萌发,在芽眼的上方(或下方)0.5cm处用刀刻一道,深达木质部。对苹果、梨树和其他果树,刻芽是促使幼树早实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刻芽时间 萌芽前后 二、刻芽位置 为促进芽眼萌发,春季芽萌动前,在芽的上方刻伤;芽萌动后,在芽的下方刻伤。
具体如下: 1. 萌芽前,在芽或枝的上方刻伤,向上输送的养分和水分被阻挡的伤口下的芽或枝处,
促使其萌发生长,潜伏芽也可能刺激萌发。对平斜枝,在芽的上方进行刻伤,
更易使幼树增加枝量,促进成花。 2. 萌芽前,在芽、枝的下方刻伤,则能抑制芽或枝的生长,使其转弱。 3. 生长季节,在芽、枝的下方刻伤,下行的营养物质被阻挡在伤口上的芽或枝处,
促使其生长;如在芽或枝的上方刻伤,则能抑制芽或枝的生长。
 三、刻芽方法 1. 直线刻 在芽前0.5cm呈直线形刻一刀,深达木质部。 2. 半月形刻 在芽前0.5cm呈半月形形刻一刀,深达木质部
。这种刻法较直线形刻法,促进萌发效果更好,如图示。 四、刻芽工具 生产中常使用的工具有刀、剪枝剪的刃,或用小钢锯条割破皮层,深达木质部即可。 五、刻芽效果 刻背上芽易抽枝,刻两侧芽易出叶丛枝成花。刻伤是切断局部皮层的筛管或木质部的导管,以阻碍养分的通过或增加局部营养物质的积累。
要使果树刻芽技术能够起到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的作用,须要在春季适时及时刻芽,
并且要正确运用刻芽技术。 果树刻芽,能够定向定位培养骨干枝,建造良好的树体结构;
集中营养形成高质量的中枝、短枝,进一步培养结果枝组,使树早结果。刻芽还能增补缺枝,
纠正偏冠,抑强扶弱,调节枝条生长,平衡树势,使树稳产。
刻芽能否明显起到上述作用,适时刻芽及时刻芽是关键。定向定位刻芽,
刻芽的时间要早一些,以“惊蛰”至“春分”期间刻芽为好 ;
通过刻芽促发中枝、短枝的刻芽,可在“清明”前后刻芽。过早刻芽,
被刻芽易受冻;刻芽过晚,所刻芽萌发后,抽出的枝条停止生长早,枝条上叶片少,
叶面积小,难成花。选择刻芽日期要注意天气状况,避开寒流侵袭。
有些果农的刻芽实践经验,值得借鉴,如:在早春3月上旬,苗木定植后刻芽,
能促使芽早萌发,多成枝,而且枝条的长势强壮,生长快;在树萌芽前,
对1年生的长枝,将枝条中、下部两侧的芽进行刻芽,可以促发中枝、短枝;
要使中干上发出的枝条呈螺旋式分布,分布的枝条枝距合理,有利于纺锤形树形的培养,
要在3月中旬刻芽;为了增补缺枝,消除骨干枝上缺枝(光秃带)现象,
以及纠正偏冠等的刻芽,也应在早春时进行。
刻芽时须认真操作:
慎重确定要刻的芽数目,根据品种特性,树势强弱,枝条的长势,枝条着生位置,
以及刻芽的目的,决定刻芽数目。刻芽数目,一般来说,普通品种多于短枝型品种;
萌芽率低的品种多于萌芽率高的品种。树势强的树可多刻芽,
树势中庸的树要少刻芽,细弱的长枝则不要刻芽。粗壮长枝上的芽可以多刻,
细弱的长枝上则不要刻芽。骨干枝上少刻芽,辅养枝上刻芽可以多些,
但也不宜芽芽都刻,以免造成树形紊乱。
定向定位刻芽,要紧贴着芽尖刻,距离芽尖1~2毫米下刀,但不要伤及芽体,
下刀用力要均匀,稍微刻入木质部。一般促发中枝、短枝的刻芽,
刀口要离芽体远一些,刀口距芽体5毫米,刻的轻一些,只划破皮层,
勿伤木质部,但也不能只划伤表皮而划不透皮层。
刻芽操作,要准确掌握刀口与被刻芽的距离,刻时用力轻重和刻的深浅,
关系着刻芽的效果,也是刻芽成败的关键。刀口与芽体距离太近,
易伤芽体;距离太远,芽不易萌发。刻芽用力过猛,伤木质部过深,
枝条易折断;刻的太轻,未刻透皮层则难以收效。
 |
|
刻芽的作用要明确 刻芽就是在果树枝干的芽上0.3-0.5厘米处,用小刀或小钢锯切断皮层筛管
或少许木质部导管。在大树缺枝部位刻芽可定向发枝。幼树树冠偏斜,
刻芽可平衡树体结构。甩放枝刻芽可抽出中短枝。水平枝和角度开张的枝干萌芽前,
对枝条两侧和背下刻芽,萌发的枝条争夺水分和养分,可以抑制背上芽萌发,
有效减少背上冒条。 刻芽要有针对性 为了抽长枝,刻芽要早(3月上旬)、要深(至木质部内)、要宽(宽度大于芽的宽度)、
要近(距芽0.2厘米左右)。为了抽短枝,刻芽要晚(3月中旬)、要浅(刻至木质部,
但不伤及木质部)、要窄(宽度小于芽的宽度)、要远(距芽0.5厘米左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