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郭璞赞誉欧李

魏晋时期出了一个大师,叫郭璞。郭璞(276-324年)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自小饱读诗书。然而生逢乱世,他只好南下过江躲避战祸。某年,他路经杭州塘栖,适逢大旱,河水断流,百姓难以度日,聚在桥头求神拜佛。见此情景,郭璞决定出手相助,经过一番踏勘,选定一块空地,并出资雇来民工打井。没多久,井便成了。水源丰盛,水质清甜。当地百姓感念其大恩大德,将此井称作“郭璞井”。在学术渊源上,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解释语词的著作。它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郭璞更是把《尔雅》视为学习和研究动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入门书。他说:“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但是,《尔雅》成书较早,文字古朴,加上长期辗转流传,文字难免脱落有误,对《尔雅》作了新的注解。

郭璞幼年时在汤王山读过书,曾写有
“晒谷吐灵曜,扶桑森千丈。秋食玉虹果,妙气盈胸怀。”的诗句。
意思是秋天的清晨站在汤王山上,对着太阳呼吸着新鲜空气。遥望着漫山遍野的森林,吃着沾有露水珠的欧李,胸中自有一股清新的感觉。
可见历史记载了欧李在大自然的生存与人类的共享,在山西中条山一带是欧李的原产地之一。
本文的知识产权为欧李人所有。允许文章被查阅学习。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引用,必须注明来源。未経本人同意不得企业、个人以自己名誉(原文或部分内容)在媒体上对外发表本著作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