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声明:
本文的知识产权为欧李人所有。允许文章被查阅学习。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引用,必须注明来源。未経本人同意不得企业、个人以自己名誉(原文或部分内容)在媒体上对外发表本著作内容
三、欧李与汤王的传说
欧李人解读
汤王山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境内中条山麓闻喜县的石门乡境内,海拔1752米,是中条山南端的最高峰。汤王山是商汤文化、晋郭璞勘舆文化的发祥地,商汤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古迹景区。
传说在许多年以前,在我国河东大地(现山西晋南)汤王山一带还是荒山野岭,汤王占寨为王……
四、欧李与康熙皇帝的传说
承德避暑山庄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以自然山水园林风格著称于世。康乾二帝不但把古今天下的名园汇集山庄,而且一直对各种奇花异卉和农作物的引种、栽培乐此不疲,并且把它们融入于山庄朴野、自然的统一风格之中,形成避暑山庄植物景观的另一个鲜明特色。这里汇集了五台山的金莲花,内蒙古的敖汉荷花,还有康熙亲自选育的双歧嘉谷,也有设施栽培的竹、梅,盆栽的兰花和桂花,不胜枚举。这些特色植物与承德丰富的乡土植物一起构成了“师法自然、胜于自然”的植物造景风格。
相传康熙皇帝微服巡视行经闻喜(今山西省运城市管辖)时, 闻喜的官绅为迎接圣驾,收集全县所有名特产品, 遍选名师设宴接待。席间,皇上觉得其他肴馔都淡而无味, 特别感到欧李酸甜适口不倒牙, 滋味独特, 余味绵长, 吃后神清气爽, 一路疲劳顿感消失, 夜间御妃数次,第二天精神还特好。不禁喜问其名, 一位姓杨的乡绅略晓农桑, 精通医道。答曰:“此果名叫牛李, 是本地特有的小灌木野果, 原是姜嫄呕吐所生, 稷王赐给牛食, 故叫牛李, 也可叫欧李”。康熙皇帝又问:“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从未进贡?”,又答曰:“此果乃一浆果,不易保存,也不便远途运送,故没有进过宫。不过此果还可以风干后熬汤喝,有通经络、滋阴壮阳之功效,特别对腰酸腿痛疗效最好”。后来康熙皇帝就把欧李引进到承德避暑山庄栽种。 再后来推广到清朝的祖籍满洲里栽种,也就是现在的辽宁抚顺地区。这两地也就成了为清朝皇宫进贡欧李的生产地。从此后,清朝皇宫就多了一道滋阴壮阳大补汤。据说闻喜县的杨乡绅就是戊戌变法六君子杨深秀的圣祖。
(根据欧李人团队2014年8月北上考查,承德燕山以北一带欧李的植物学形态特征与山西原产地欧李不同,但两地方从古至今都叫欧李,是否从山西引入传播后变异的同源植物有待鉴定)。
欧李,别名乌拉柰、酸丁子、山梅子、小李仁(中药)、郁李仁(中药)、欧粒儿、羊粪粒子。欧李属蔷薇科木本植物,我国特有树种,植株十分低矮,株高仅0.3~1米。果实圆球形,红色,果径达1.5厘米。果形似樱桃,味似李子,酸甜适口,风味清香独特。欧李花期4月下至5月初,花白色或粉白色,果期7~9月。在欧李的果熟季节,留意的话,在承德地区植被较好的山坡上都可以采摘到。
欧李先花后叶,花多而密集,花色有洁白、有粉红色,花期较早,是十分美丽的观花植物。欧李的结果期也很早,盛夏过后,鲜红色的果实累累缀枝,好像散落在地上一般,很是奇特。虽然植株低矮,但其根系发达,抗旱耐贫瘠,适应性很强,是一种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除了应该在“玉李坡”复原外,非常适宜在避暑山庄山区的林缘、陡坡、路边大面积栽植。欧李在承德野生分布十分广泛,有时可以形成漫山遍野的多地分布。避暑山庄宫墙以外的山地随处可见野生的欧李,但避暑山庄内却比较少见,应该与游人和鹿的破坏有关。
五、乾隆皇帝赐名“玉李坡”与相关欧李诗

避暑山庄博物馆北面的山坡现在叫做“鱼鳞坡”,据说是因为这里的条石御路像鱼鳞一样而得名;也有人说应该叫做“御林坡”,因为清代这里有御林军列队守卫;还有人说这周围生长着郁李,叫做“郁李坡”。但文献记载这里最早应该叫做“玉李坡”,而且和一种叫做“乌拉柰”的植物有关。 康熙四十二年,也就是创建避暑山庄那年,文武大臣随同皇帝秋狝木兰,康熙赐给大臣们一盘野果,叫做乌拉柰,“连蒂带枝,累累无数”。见多识广的大臣汪灏解释道:“乌拉柰者,一名欧李,生于乌哈喇大之丛莽间。味甘而微酸,色如渥丹(指一种红色的野百合),大者如梅杏。性热,不可多食。亦能久贮”,并介绍了用蜂蜜储存乌拉柰的方法。 5年以后,康熙命令汪灏等人在明代花卉著作《群芳谱》的基础上编著《广群芳谱》,汪灏特意将乌拉柰也收录了进去,并注解道"塞.外红果也。乌喇岱(坝上的一个地名)之地尤多,一名欧李,实似樱桃而大,味甘微酸,然不可多食”。这是中国古籍文献上首次描述这种植物。此后的《热河志》和《盛京通志》也纷纷记载“乌拉柰,一名欧李子,土人称为酸丁,柔条丛生,高二尺许,花碎白,实如小李,味酸涩”。 【典籍植物考证】
“乌拉”有时也写作“乌喇”,是满语,意思为“江、河”,也代表地名,说明这种植物生长在“塞外”;“柰”是古代对苹果一类果实的通称。乌拉柰这个名字现在很少使用了,一般将这种植物称作欧李,承德人俗称欧粒儿。乾隆皇帝曾在文园狮子林写了一首诗:
开窗西向爽来轻,玉李坡陈一带横。
落照锤峰相映处,爱山恒时是人情。
他在注文中解释:“塞外所生乌喇柰,果者,色赤味甘,皇祖(指康熙)赐名曰“玉李”,此坡有之,因以名”。 “锤峰落照,皇祖赐名三十六景之一,即在玉李坡上”。
由此可见康熙还曾经给乌拉柰御赐了一个名字,叫做“玉李”,当时锤峰落照所在的西岭东坡有很多野生的乌拉柰,所以被称作“玉李坡”。
另一名大臣查慎行看到乾隆皇帝的诗句后一时诗兴大发,还也写了一首赞美乌拉柰的七言绝句:
丛间朴嫩叶先枯,欧李骈晴似火珠。
长路微甘供解渴,马鞭争挂紫珊瑚。
御制诗:
乌沙尔器 乙亥 (古北口至常山裕行宫 阴历十一月)
树名,生塞外,秋结红果,一枝累累千百颗,见《广群芳谱》。
红子垂垂绿叶飘,岩关一线限春翘,
女夷赋物饶神解,塞外奇蕤映绮寮。
是果皆花自作林,林囊错落翠阴森。
笑他移植郭驼拙,只许行宫伴倚吟。
(常命移植御园,虽成活而不茂,地气之限,有如此者。)
珊瑚为宝玉为叶,艳发秋风也自豪。
不向广群芳谱检,只疑天竺与樱桃。
乌沙尔器二首 用回环韵体 癸未
朝来秋日又秋风,特地秋光玉塞中。
底觉阶前太分晓,乌沙尔器一枝红。
昨穗含青今缀红,信饶梧叶落庭中。
爱他千古依龙塞,不入离骚与国风。
乌沙尔器 丁亥
珊瑚珠衬绿琼叶,是实非花花不如。
未入嵆含间检校,塞山太古自全初。
乌沙尔器 壬辰 7月初9----14日
前日全绿叶,今朝红果垂。
木难羞错落,火齐顿然疑,
夏后庭松侧,塞中天竺奇。
秋光剧满眼,不肯让惟时。
康熙虽给乌拉柰御赐了名字“玉李坡”,但是,到了乾隆末年,玉李坡的真实名称和位置就发生了混乱。《清高宗实录》中记载英使马噶尔尼离开避暑山庄时“上郁李坡,出山庄”。说明当时已经把正宫区北面的山坡误称为“郁李坡”了,而郁李和欧李是两种不同的植物。此后,这个地名进一步被误传和谐音,现在就被叫成了“鱼鳞坡”、“御林坡”了,而真正“玉李坡”附近野生的欧李早已不见了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