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土壤野杆菌属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E. F. Smith & Townserd.) Conn.,称根癌土壤杆菌。病原细菌在病组织中越冬,大都存在于癌瘤表层,当癌瘤外层被分解以后,细菌被雨水或灌溉水冲下,进入土壤。细菌能在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可由嫁接伤口、虫害伤口入侵,土温在18-22℃时最适合癌瘤的形成。一般经3个月表现症状。土壤和病株的病菌通过雨水、灌溉及修剪扩散传播。中性和微碱性土壤较酸性土壤发病重,重茬地及菜园地发病重,发病程度还与砧木有关。
病害症状 发病初期, 被害处形成灰白色的小型瘤状物,以后瘤体逐渐长大,表面变为褐色,表面粗糙、龟裂,表层细胞枯死,内部木质化。发病后,植株矮小,树势衰弱,叶片黄化、早落,结果晚,果实小。
苖不大.根癌很大..某繁育扦插基地,一年生扦插苖!這拼,这样的苗你敢买吗?
发病病源
属土壤野杆菌属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E. F. Smith & Townserd.) Conn.,称根癌土壤杆菌。
发生规律
病原细菌在病组织中越冬,大都存在于癌瘤表层,当癌瘤外层被分解以后,细菌被雨水或灌溉水冲下,进入土壤。细菌能在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可由嫁接伤口、虫害伤口入侵,土温在18-22℃时最适合癌瘤的形成。一般经3个月表现症状。土壤和病株的病菌通过雨水、灌溉及修剪扩散传播。中性和微碱性土壤较酸性土壤发病重,重茬地及菜园地病重。发病程度还与砧木品种有关。
防治方法
1 苗木检疫。调运苗木必须进行检疫,避免采用带菌(瘤)种苗,避免重茬。
2选用无病苗木栽植。栽植前用1%硫酸铜液浸5分钟,再放到2%石灰水中浸1分钟。
3病树消毒处理。发病重的苗木或大树,应刨除并烧掉病瘤,然后用100倍硫酸铜溶液消毒切口,也可用400万单位链霉素涂切口,外加凡士林保护。同时用波尔多液、石灰水、福尔马林等进行土壤消毒。
4尽可能减少伤口传染,并注意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避免因虫害造成根部伤口。
5供试药剂 10%杀菌优水剂、生物菌k84硫酸铜溶液、农用链霉素、石灰乳、农药渗透剂。
试验结果地表上切除癌瘤后涂药,50倍生物菌k84液、10倍10%杀菌优渗透剂、400单位农用链霉素+渗透剂治愈率达94%~100%,复发率0%~3%,涂药后4~5天病疤干枯。根颈处切除根瘤涂药后的防治效果仍以上述3种药剂的控制效果比较好,且明显好于不切除根瘤药剂灌根的防治结果。主根与侧根上的根瘤,而且发病带有随机性,很难观察,一般不作为重点防治。扩穴施肥时,发现根瘤及时切除,并更换新土,同时灌一次杀菌优或k84 。
(1)严格检疫,发现病苗烧掉。苗圃中邻近生长不显症状的可疑苗木,栽植前应消毒,方法用0.1%高锰酸钾或1%硫酸铜液将苗木浸泡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或用0.0001%~0.0002%链霉素浸根20~30分钟,然后栽植。
(2)育苗地选择未感染根癌病的地区,土壤疏松、排水良好,避免盐碱地。如已感染病菌,起苗后捡除土内残根,与不感病农作物、树种轮作,并施用硫酸亚铁或硫磺粉75~225kg/公顷消毒。
(3)嫁接时从良种母树的较高部位采取接穗,并用芽接法嫁接,尽量不用劈接法嫁接。嫁接工具用75%酒精浸泡消毒。注意防寒防冻,防治地下害虫,田间作业避免苗木产生各种伤口。
(4)对珍稀品种在发病初期可用利刃将尚未破裂的瘤割除,伤口用1%硫酸铜、80%402抗菌剂乳油50倍液等涂抹消毒,再涂波尔多液保护。